防守3秒
NBA发展以来,在张伯伦、贾巴尔、乔治麦肯、奥尼尔时代,当年都是内线野兽般的存在,那时候还没有制定防守3秒的规则,他们在内线得分非常轻松。NBA联盟不得不做出改变,最终制定新规则“防守3秒”。
防守3秒言外之意就是在NBA规定的区域内不能停留超过3秒。
防守3秒真正完善出现的时间是2001-02赛季,在制定防守三秒之前,NBA联盟先是允许球队采取联防限制这位超级中锋,但是联防会限制外线球员的突破,导致观赏性是降低的,随后为了减少联防对外线球员的影响,最终制定了防守3秒的规则,这可是为奥尼尔量身定制的。
防守3秒只出现在NBA赛程中,国际赛场是没有防守3秒的。最初改变三秒区范围是为了减弱乔治麦肯攻防两端的威力,扩大为3米66宽,此后,张伯伦的出现,也是一名攻防两端非常出色的球员,NBA联盟第二次修改是把3秒区再扩大至4米88宽,两次修改也收到一定的效果,但是他们防守端的威力依然未减。而在2001-02赛季,奥尼尔正值巅峰期无论进攻还是防守端,除了罚球(也因此波波维奇针对他罚球差,为他制定的砍鲨战术),他都是巨无霸般存在的,NBA联盟不得不再做出决定,最终完善制定了防守3秒的新规则,只能在防守端来限制奥尼尔的威力。
2023年NBA再次调整防守3秒规则,防守球员在篮下的半圆区域内停留的时间从3秒减到2.7秒。这调整让防守球员需要更快的离开3秒区,否则就会被吹罚违例,也是对防守端更大的挑战。
了解防守3秒,先来了解三秒区,三秒区在NBA球场中是面积位4.88米乘5.8米的长方形,就是罚球线至底部边界线之间的一块区域。而防守3秒顾名思义就是防守球员在防守过程中,如果站在3秒区内没有贴身防守进攻球员,那么站在里面超过3秒就会被裁判吹定为防守3秒,如果防守球员在3秒区内正在积极防守者持球进攻的球员是允许的。一旦裁判判决防守3秒,那么对方就可以获得一罚一掷的的机会,而防守球员这边就算上1次个人失误和球队1次失误。
举个姚明和奥尼尔的例子,假如奥尼尔在3秒区外压住姚明要球,接着奥尼尔持球背身强攻姚明,把后者挤到3秒区内,而姚明在这个防守过程中进入3秒区并停留超过3秒是允许的;反观,假如奥尼尔在3秒区外持球,而姚明还在3秒区内没有防守对方,自己停留在3秒区内超过3秒就会被裁判吹罚防守3秒违例,而奥尼尔这边就可以获得一罚一掷的机会。
联盟之所以设立这个规定,也是考虑了两个因素才制定下来,第一,当年NBA联盟都是传统中锋的时代,在没有设立防守3秒的规则之前,像张伯伦、麦肯和贾巴尔这种类型的球员,在内线只要站在内线身高和臂展就能阻挡对方的突破和冲击,张伯伦当年创下NBA单场得分第一数据100分+25个篮板,麦肯简称篮板狂人场均得分23.1分13.4个篮板,内线没有防守3秒,他们的防守篮板可是非常容易得到的,封盖能力更为恐怖,他们都是攻防两端的巨无霸。之后的奥尼尔更是篮板和得分和技术非常全面,在内线非常无解,进攻3秒区都未能限制他的得分能力,最后制定防守3秒规则,也是为了防止奥尼尔之后还会有更加出色的中锋出现;第二,因为张伯伦和麦肯的表现,NBA联盟当年为这两人修改过3秒区的范围,直到奥尼尔的出现,他的表现可是4.88米宽的三秒区也限制不了他,为了更好削弱奥尼尔实力,联盟一开始是重启了联防,但是联防会限制外线球员突破并且影响比赛观赏性,最后制定了防守3秒的规则。
制定了防守3秒后,NBA联盟收到一定的效果,各支球队开始逐渐平衡,与以前相反的是,如今小球时代的来临,灵活性、会投三和会运球的中锋更为吃香,而联盟开始逐渐缺失传统型的中锋。从而,现在防守3秒的存在,身高和臂展优势的中锋就不能一直待在三秒区内防守,更有利于外线球员可以通过娴熟的运球技术容易突破到禁区上篮得手,比赛的观赏性也得以提升。